网站颜色: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十年典藏版)(全2册) 吴晓波 著中信出版社图书 畅销书 正版书籍

  • 品牌:中信出版
  • 作者:吴晓波
  • 定价:116.00元
  • 是否是套装:否
  • 出版社名称:中信出版集团

吴晓波经典作品系列,《激荡三十年》之后再写中国商业史,一部不容错过的百年中国商业史

 

书名: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十年典藏版)(全2册)

定价:116.(咨询特价)

作者:吴晓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咨询特价)

页码:79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ISBN(咨询特价)


 

推荐一: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跌荡一百年》书写中国企业100年大起大落、是非变迁。

推荐二:《跌荡一百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推荐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09年度十大图书”之一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上)


前言: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


第一部 1870—1910 留着“辫子”的洋务运动

(咨询特价) 未死将生的时刻

【企业史人物】 太保赫德

(咨询特价) 买办救国

【企业史人物】 买办世家

(咨询特价) 盛宣怀夺权

(咨询特价) 状办厂

【企业史人物】 一代“商父”

(咨询特价) 国变中的商人

【企业史人物】 北方一周

(咨询特价) 立宪急先锋


第二部 1911—1927 唯一的“黄金年代”

(咨询特价) 在的炮火中

【企业史人物】 百货四子

(咨询特价) 作为抵抗的商业

【企业史人物】 棉花天王

(咨询特价) 广场背后的人

(咨询特价) 工商决裂

(咨询特价) 悲剧之月

【企业史人物】 菊生印书


第三部 19281937 国家主义的回归

(咨询特价) 商人的抗争

(咨询特价) 救亡的经济

【企业史人物】费的眼睛

(咨询特价) 大收编

【企业史人物】 嘉庚助学

(咨询特价) 沉船与拯救

【企业史人物】 南洋兄弟


人物索引



(下)

第四部 19381948:抗战与挣扎 

(咨询特价)年 怪乱的“孤岛” 

【企业史人物】江村经济 

(咨询特价)年 大后方 

【企业史人物】李氏难题 

(咨询特价)年 此消彼长的中国 

【企业史人物】定县实验 

(咨询特价)年 接收之乱 

【企业史人物】 

(咨询特价)年 最后的“打虎” 


第五部 19491958:沸腾的开局 

(咨询特价)年 两陈驯沪 

【企业史人物】相纸之父 

(咨询特价)年 改造的浪潮 

【企业史人物】英东“走私” 

(咨询特价)年 “156工程” 

【企业史人物】工厂798 

(咨询特价)年 “绝种” 

(咨询特价)年 赶英超美 


第六部 19591977:以“”的名义 

(咨询特价)年 最苦难的三年 

【企业史人物】单干专家 

(咨询特价)年 秘密的三线 

(咨询特价)年 造反与浩劫 

(咨询特价)年 最后的冰期 

(咨询特价)年 转折的前夜 


【致谢】

人物索引

声明

 


 

吴晓波

知名财经作家,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财经出版创始人,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大败局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咨询特价)年在、爱奇艺等内容平台开设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公众号订阅用户超过300万,竖内数一数二的个人财经类自媒体之一。

(咨询特价)年在、喜马拉雅FM推出付费音频会员服务“每天听见吴晓波”,现已有超过40万付费用户。

 


 

中国是19世纪以来,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新闻的产生地。吴晓波像一个勤奋的论文写作者一样,从堆满历史灰尘的报刊里,寻找被遗忘的人物与纷争,描绘了中国崛起的秘密。

——英国《金融时报》

关于中国企业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散布在漫长的历史中。吴晓波花费数年时间,将它们一一拾起,把一段由感性、零碎、个人观察组成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化的描述,在浩如烟海的陈旧信息中,梳理出了历史的脉络。

——《南方周末》

在中国诡谲多变的商业战场里,企业起起落落乃是常态,能经得起时间淬炼的企业必有值得称道之处,然而外人对于中国企业的兴衰常有雾里看花之感。吴晓波的企业史作品无疑替我们开启了一扇门,以一个又一个商业(公司)发展与挣扎的细节,道尽了中国企业所拥有的无限契机,以及在发展道路上的崎岖。

——台湾 《中国时报》

在今天的财经书市上从来不乏企业的传记,但它们总过于和写作对象接近,公正而审视的企业史著作依然匮乏。吴晓波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期待,他笔下的企业史能让读者获得一种冷静的激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晓波把目光聚集在方兴未艾的企业史上,他笔下寂寞千年的男主角——企业家粉墨登场后,企业史的概念得到了市场认可,而他的作品也成为了草莽英雄传。

——《中国经营报》

吴晓波以一种好奇者的单纯扑入中国历史变革的复杂历程中,适时结合当年的世界“风云”,面对中国遭遇的各种“气候”,把握在各色“风云”和“气候”当中出现的特定情境。他具有相当的人文思辨,往往能回归人性本源进行解构,大浪淘沙,尽收眼底,兴衰成败,皆入囊中。

——《新京报》

 

公1869年7月7日,同治八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深夜,保定府直隶总督衙门的后花园。清帝国声望最隆、权势最熏的汉族大臣曾国藩与他的门客赵烈文秉烛夜谈,困坐愁城。

在过去的16年里,曾国藩靠团练湘军起家,“清剿”了南方的太平天国(18511864),将一个看上去即将覆灭的帝国重新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同治中兴”。上年,他由两江总督调任更为重要的直隶总冬可谓圣眷正隆。但是,进入中央枢纽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国家的颓败远远超过自己原来的预料,根烂叶败,国政匡废,朝中根本没有可以力挽狂澜之人。他对赵烈文说,当今之世已是“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吾日夜望死,忧见宗之陨”。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到处充满了帝国斜阳的忧伤。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尽管它也时常被战争、饥荒、瘟疫和暴政所困扰,不过,却始终有着一份与生俱来的从容。辽阔的疆域、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让它具备了一种独特的自我愈合能力,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恐慌、破败和孤立。1839年,两广总督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次年,英国舰队攻击广州,第一次战争发,清军溃败。中英开战之时,国人对英人了解之偏缺让人咂舌。中方主将林则徐认定英国士兵的膝盖是不会弯曲的,因此只长于海宅一登岸来就”一仆不能复起”,任人宰割。他在1839年9月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夷兵除炮之外,击刺步代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林大人已是举国最“开化”的官员,以此“知彼”,焉能不败?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在一艘叫做“皋华丽”号的英舰上签署,清廷割让香港、开放通商口岸并赔偿巨款。从这个原本称为“万年条约”的不平等条约开始,中国步入了屈辱的100年。在一个陌生的、冉冉升起的外域文明面前,一向自大的帝国突然变得无比的惊惶和不自信。

(咨询特价)年3月20日,曾国藩在抑郁中病逝。半年后的9月15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条“旧金山来电”,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新闻称:“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这之前到美国访问过的中国人都好看得多。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朝廷拨出100万美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这条快电有两个小小的错误,首先,30名俊秀的少年都是男孩,或许因为他们留着辫子,所以实在很难进行辨认。其次,他们也不是经过精心选拔的、最优秀的中国少年,30人中有24个来自广东,其中更有多名都来自香山乡村。事实上,负责选拔事务的官员根本找不到愿意让孩子远渡重洋去留学的富足家庭,只好在南方勉强凑到了一些贫穷子弟。临行之前,所有孩子的父亲都要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押签字。在这些学生中,日后最出名的是修建了京张铁路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开放事件,就好比整整106年后,当再度打开国门的时候,中国也在第一时间向美国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

曾国藩没有亲眼看到帝国的崩溃。不过,在的最后几年里,这位才智卓越的湖南人一直在做一件比击溃太平天国更具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他和他的同党们试图让暮霭中的国家重新振奋起来。向美国委派留学生就是他临终前最后批准的计划之一。这是一项更为庞大的复兴工程中的一小部分,这个工程日后被称为“洋务运动”,它便是中国近代企业的起源。

洋务运动的启灶,先是与镇压各地民变的军事活动有关。早在1855年,起兵不久的曾国藩就在江西设立了小型兵工厂,1861年,又在安徽安庆建了兵工厂和船坞。1862年,他从官库中调出6.8万两现银交给35岁的容闳,派遣他前往美国购买建造兵工厂所需设备。容闳出生于澳门附近的贫穷家庭,少年时被教会学校送进著名的耶鲁大学读书,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校的中国人。他赴美期间途经正在修建中的苏伊士大运河,预感世界将被打通。

(咨询特价)年5月,曾国藩最得力的助手、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说:“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此议不但提出要学习西番还试图修改千年科举制度的取士标准,在当时十分惊世骇俗。

(咨询特价)年,中国第一艘实用蒸汽船“黄鹄”号建造成功。同年,苏淞太道道员丁日昌在上海虹口购买了美商开办的旗记铁厂,李鸿章又将丁日昌原来开办的炮局及总兵韩殿甲的炮局并入,并新配备了容闳在美国购买的一批机器,曾、李两人由此正式奏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在9月20日写了一份很长的奏折《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详细说明开办此厂的重要性。他认为“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而且现在制造的机器是为军事所用,日后一定运用普及,“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他甚至预言道,“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

 

优惠价(咨询特价)
哈佛中国史全套(全六卷)精装套装卜正民 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的全新成果中信出版社图书
 
优惠价(咨询特价)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中国企业1978—2008(十年典藏版)(全2册)中信出版社图书 畅销书 正版书籍
 
优惠价(咨询特价)
城市经济三部曲 经济的本质+城市经济+城市与国家财富(套装共3册) 简雅各布斯 著 中信出版社图书 正版书籍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热门设计联盟服务商